《狼》的说课稿
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,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,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,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。那么问题来了,说课稿应该怎么写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狼》的说课稿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《狼》的说课稿1说教材
《狼和小羊》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第十课的一篇寓言故事,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,小羊据理申辩,狼虽然理屈词穷,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。这则寓言告诉我们,狼的本性是凶残的,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,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。全文篇幅短小,内容凝练,寓意深刻。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、动作、对话的着力描写,刻画了角色性格,展开了故事情节,揭示了深刻的哲理:“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,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。”课文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,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
教学目标
1、分角色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使学生明白对像狼一样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,应该以智取胜。
重点难点
1、朗读、理解课文。
2、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“故意找碴儿”。
3、分角色读课文
说教法学法
本文篇幅短小,内容凝练,角色的神态,动作,对话生动,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寓意,因此,在教学中,我选择以读为主,读中理解,读中悟理的教学方法。
一、读中品味词句,了解角色性格
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。因此,教学时,我先让学生读词语。在理解“找碴儿”这个词语时,我充分运用课文中的语言,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和语言环境中理解“找碴儿”这一词语的意思。既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渗透其中,又让学生加深了对狼的本性的认识。在理解“上游,下游,倒流”这些词语时,我让学生上台贴图片,把狼和小羊送到小溪边来理解,并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要这么贴。体现了新课程把课堂交给学生,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。课文的重点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。抓住这个重点设计提问:狼为了吃小羊一共找了几次“碴儿”?学生回答三次。围绕三次“找碴儿”进行本节课的教学。通过狼三次找碴儿的神态各是怎样的?抓住“气冲冲、大声、喊道”等词进行分析,刻画狼的凶恶。狼的三次说话中抓住“坏家伙、背地里”等词句进行讲解,来理解狼凶恶,蛮不讲理的性格。抓住“吃了一惊、温和、可怜”等词细细品味,了解小羊善良的性格。为下一步弄懂课文寓意打好基础。特别是在教学小羊第二次反驳狼说的话时,我通过分析理解,让学生体会出小羊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?学生回答:害怕、委屈、难过等。接着我又把这几个词语加到课文中去引读“可怜的小羊害怕的喊道。可怜的小羊委屈的喊道。可怜的小羊难过的喊道。”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小羊的心情。因为新课程提倡个性化的朗读,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,读出学生自己心里的感受。
二、表演激趣本课具有极强的戏剧冲突
故事形象生动,文中角色性格鲜明,非常适宜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。在学完课文时,我先让学生同桌之间分角色表演,在学生全体参与的基础上选出一组上台表演。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更透彻,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参与性。
三、展开讨论,课外拓展,安全教育
1、设计问题:小羊跟狼一次又一次讲道理,为什么狼还往小羊身上扑去?小羊该怎样做才不会被狼吃掉呢?假如你是小羊,你遇到了这只狼,你会和它讲道理吗?你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它?学生会回答:“因为狼的本性是凶恶的,所以跟它讲道理是没有用的,应该想办法叫猎人来打死它。”“小羊用石头砸死它。”“小羊叫狼去小溪洗手,然后把它推进小溪,自己再逃走。”等等。
2、课外拓展,联系生活,安全教育:对于蛮不讲理的坏人是无理可讲的,只有通过用智慧才能战胜他。接着,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,假如遇到了像狼一样的坏人该怎样做,如果有时间可假拟事件进行讨论,如何保护好自己。这样,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,又教育他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。
四、最后,让学生续编故事
小羊的命运到底会怎么样呢?同学们议论纷纷,有的说狼把小羊吃了,有的说小羊想办法逃走了等。孩子的思维永远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,不管他们如何回答都是经过思考后说出来的,都应该给予鼓励。
不足之处
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,本节课的一些不足之处,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,批评指正,谢谢!
《狼》的说课稿2第一课时
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六册《狼和鹿》这是一篇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。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,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,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。结果事与愿违,鹿大量病死,森林也被严重破坏。
课文富自然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,通过形象的描述,具体的数据,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。事物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,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。
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着重体现“碰撞”二字。
首先,在启发谈话时,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:看到狼和鹿,你们会联想到哪些词语或成语?学生在词语交流中不难发现人们对这两种动物的态度。然后学生通过默读找出作者的观点,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,不由让人情不自禁地发问: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?
接着,在初读课文后,组织学生讨论:作者为什么这样说?你有没有新的看法?
这是学生看法与作者观点发生的碰撞。学生在一次比一次深刻的“碰撞”中激起学习、探究的兴趣,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。新课标中强调:教材只是一个例子,一种凭借。如何凭借教材这一媒介来组织教学,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,这是老师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。我们的课堂是学生发展思维,实践语言文字的一个重要阵地。碰撞的过程是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,是学生亲历体验的过程。这样的“碰撞”中,也许有错误,也许有争论,但这却是学生的独特体验,这正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机。
除此之外,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,我还注意了词语的理解,积累,应用,包括写字的指导,因为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,识字、写字能力的训练还是必不可少的。
以上就是我执教《狼和鹿》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时的一些思考和尝试。
第二课时
如果说在执教《狼和鹿》这篇课文时我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体现“碰撞”二字,那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了力求体现“发现”二字。
怎么发现?
(一)在朗读感悟中发现
森林一片葱绿多么美丽而一片枯黄又多么会令人心痛!这是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的,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,发现了森林面貌的巨大变化及变化的原因。
(二)在“比较”中发现
鹿的数量迅速发生变化,由4000只一下子增加到十万只,而两年后又聚减到8000只。学生在前后对照的读书中,比较这些数字,发现了大自然神奇的食 ……此处隐藏87441个字……联系?
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使整个教学片段成为一个整体,将听、说、读、写、思,课外与课内融为一体,提升了自己的认知水平,实现知识的迁移。
第二课时
一、感情朗读课文,复述课文
二、搜集资料,知识迁移
1、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
2、大组交流,汇报
3、谈感受
三、练习
1、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
2、谈谈这篇课文后你们内心感受
《狼》的说课稿44一、说教材
狼是小朋友们熟悉的故事中常见的一种动物,《小红帽》、《三只羊》《喜洋洋和灰太狼》等,在孩子们心中是一个凶恶、狡猾的坏家伙,绘本《狼大叔的红焖鸡》讲述母鸡和小鸡用友善的态度让一只凶恶的狼感到幸福、温暖、快乐,并改变了自己不好的想法,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力量是无穷的,可以将大坏蛋变成大好人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往忘一些调皮捣蛋的小伙伴,让小朋友对他们产生刻板印象,看不起他们,不愿意与他们玩,或者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,而这个绘本故事能改变孩子的一些看法。另外该绘本故事内容有趣,画面能对孩子产生悬念,激起学习的兴趣,激发孩子思考和说的愿望,对大班幼儿观察、分析、想象、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,因此我选择了这个绘本教学的内容。但此绘本内容比较多,我将分两教时开展教学,本活动是《狼大叔的红焖鸡》的第一教时,主要是让孩子体验狼的凶恶和狡猾。
二、说目标:
根据大班幼儿的语言教学目标,以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水平,我制定以下的三条教学目标:
1、在情境中让幼儿展开想象,能根据画面讲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,创编故事,培养幼儿的理解力、想象力、创造力和口语表达能力。
2、学习词语“蹑手蹑脚”。
3、能从狼的行为分析狼的本性特点。
三、说准备:
在这个活动中我准备了课件,在知识方面主要丰富孩子关于狼的认识,以及厨师这个职业身份的认识。
四、说教法
五、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,讨论法、提问法、表演法、分析法。观察法主要是引导小朋友自己来观察画面,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。如对封面的观察以及对其他封面的观察。提问法的运用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的提问如:“你能从狼的身上发现什么秘密吗?”“看到这在你的心里会产生什么疑惑呢?”。猜想式的提问如:“看了封面,猜猜看,这样的一只狼遇上一只母鸡,会发生什么故事呢?”表演法主要运用在对“蹑手蹑脚”这个词语的理解,通过自身的表演能让幼儿更加深刻地了解“蹑手蹑脚”这个词语的含义。讨论的方法,重要给予了更多小朋友说的机会。
六、说过程
在这个活动中我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:
一、引导幼儿看封面,猜想故事情节。
1、今天,咱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一本有关狼的故事书,书名叫《狼大叔的红焖鸡》。请小朋友来猜猜什么叫“红焖鸡”呢?
1、我们首先来看看它的封面,看,封面上画了些什么?你能从狼的身上发现什么秘密吗?
2、看了封面,猜猜看,这样的一只狼遇上一只母鸡,会发生什么故事呢?
(先讨论再回答)
二、看绘本讲故事
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故事吧。
翻开图1:
师:从前,有一只狼,他喜欢各种各样的美食。除了吃,他再没有其他的爱好了。他总是吃完了这顿饭,马上开始想,下一顿吃什么呢?
1、:看看狼的餐桌上都有些什么?有,有,还有,真是,(引导小朋友学习词语“丰盛”。看来这只狼是一位美食专家呢?
2、你猜这只狼下一顿会想到吃什么美食呢?
翻开图2:
1、有一天,狼大叔突然很想吃红焖鸡。一整天,他都在森林里走来走去,想找一只肥嫩的母鸡。最后,他终于发现了一只鸡。
2、仔细看看图,狼大叔心情怎样?会想什么呢?
3、看看狼是怎么想的,出示:“啊,这只鸡红烧正合适。”他想。
请小朋友来学说这句话。
他是怎么做的呢?让我们接着看
翻开图3:
1、狼大叔在干什么呢?
2、他是怎么走路的?请几位小朋友来学一学狼大叔走路时的样子。
3、狼大叔蹑手蹑脚地跟在母鸡后面,越靠越近。你知道蹑手蹑脚是什么意思吗?
4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
5、当他正要伸手去抓他的猎物的时候……大家猜猜,会发生什么事呢?…
(先讨论再回答)
翻开图4:
1、你看到狼大叔是怎么做的呢?
2、看到这在你的心里会产生什么疑惑呢?
3、猜猜狼大叔为什么又不抓老母鸡了呢?
4、原来他有了另外一个主意。 “如果有什么办法能让这只鸡再胖一点,”他想,“我就能多吃几口肉喽……”于是……
5、猜猜狼大叔会想个什么办法,让母鸡变胖点呢?
翻开图5:
师:狼大叔跑回家,冲进厨房准备,准备……
这里用了两个字“跑”“冲”,你觉得狼大叔的此刻的心情是怎么样的?
小朋友看,狼大叔准备要干什么了?
翻开图6、7、8:
1、看狼大叔做了什么好吃的东西?他准备干什么去?
2、教师:狼大叔做了一百个香喷喷的煎饼,在那天深夜把煎饼悄悄地放在母机家的走廊上,“快吃吧,快吃吧,我可爱的母鸡,长得肥肥又胖胖,让我痛痛快快地吃一场!”他小声念叨着。
3、从狼大叔小声的念叨声中发现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?(急切)让我们一起来用急切的语调一起来念一念。
4、一起讲述狼大叔送甜甜圈和送大蛋糕的部分。
三、分析狼的本性特点
读到这儿,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狼?
反思:
通过这个活动的开课活动和评课活动后,让我对绘本教学的教学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。我感觉,在这个活动中,我根据画面的内容以及画面之间的相互联系,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猜想式提问:“看了封面,猜猜看,这样的一只狼遇上一只母鸡,会发生什么故事呢?”有一天,狼大叔突然很想吃红焖鸡。一整天,他都在森林里走来走去,想找一只肥嫩的母鸡。最后,他终于发现了一只鸡。
此刻狼大叔的心情会怎样?会想什么呢?当他正要伸手去抓他的猎物的时候……大家猜猜,会发生什么事呢?猜猜狼大叔会想个什么办法,让母鸡变胖点呢?除此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启发式提问。对于这样的提问方式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,也激发了孩子思考和说的愿望,因此课堂中,小朋友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,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猜测想象,积极地回答问题。
但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:
1、“红焖鸡”的“焖”自己在读的时候把音调读成了第四声,使一些小朋友对“红焖鸡”的意思还是不理解。
2、在提问方面的组织不够精练。提问的问题太多。
3、对于每一幅画中隐含的教育点要有取舍,不能面面俱到。